搭建立交桥传递智慧发展,宝山推进新优质学校集群项目建设
9月20日下午,2017学年宝山区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项目推进工作会议,在宝山区高境三中举行。来自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宝山区教育局的专家领导,宝山区新优质创建学校校长以及吴淞教育集团成员学校校长等参加了会议,共同总结和回顾了新优质学校集群项目给自身带来的发展成果,并对下阶段工作进行了布置。
宝山区教育局基教科科长张宝林主持了会议。
首先,由二所上海市新优质创建学校高境三中和宝林三小分别作了有关“智慧传递”和“遇见未来”——新优质学校发展设计方案交流。
高境三中校长虞海洲做了题为《让学生像大树一样成长——IPA学生发展模式探究与实践》的交流发言。学校新优质创建设计立足于从一所生源结构普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学校做起,在自身力求变革的内驱推动下,引领全校师生,去努力实现学校办学愿景。虞校长通过三个行动步聚:即基础课堂变革创新、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和IPA理论创设践行以及各步骤要点实施介绍,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新优质学校发展设计给学校带来的预期价值和成果。
宝林三小交流主题为《项目引领绩效激励自觉发展》。项目是学校教育教学中需要探究的问题,宝林三小从拟解决的问题及达到的目标、主要的操作设想、拟重点参与的专题、期待获得的支持等四个方面出发,并通过数字故事、视频等,详细介绍了学校在社会实践课程、科技创新课程、好习惯拓展型课程方面的实践。通过项目运作的绩效管理机制创新,学校不仅提升了教师参与学校事务的主动性,还满足了教师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更形成了和谐融洽的校园文化。
接着,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冯明以《新优质学校设计:背景与关键》为题,对学校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并分享了自己对新优质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冯明表示,当今社会,发达地区大城市教育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如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高期望和高焦虑,教育发展的多样性、选择性和包容性并存,以及校外培训机构日益繁多且专业化等,这些都使得公办学校面临更大的压力。
在这样大背景下,教育领域开始研究学校的价值与功能,提出“再学校化”,即让传统的公办学校发展成更加积极,更加负责任的学校,学校办学要更加开放。上海的新优质学校项目就是在回应这一过程,力图打造适应新时代的学校。
冯明认为,新优质学校需要从知识共享,升级思维,聚焦问题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同时,设计要体现洞察人心、遇见需求和集成创新。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让学校成为满足学生最为迫切发展需求的地方,着眼于让学生为胜任未来生活做准备。
冯明指出,新优质学校的课程建设,要从满足学生兴趣到胜任未来的核心素养,到成就梦想;从创新优质的具体课程到形成有机整合的课程体系,到学校文化的实现。高境三中当下的发展比较符合这一过程。同时,新优质学校还要引导教师的视角变化,管理上要从聚焦教师的教到聚焦学生的学,要改变对学生评价,要吸引教师来参与变革。这些都是新优质发展的命题。
最后,宝山区教育局基教科科长张宝林对2017年上半年宝山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项目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了布置。
2017年度下半年,将主要开展宝山区“陶行知教育创新发展区”建设视角中的“新优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发展路径、行动策略的研讨和培训;举办校长座谈会活动,研讨和交流在本区“陶行知教育创新发展区”建设中所取得的经验。讨论和确立本区“区新优质学校评价体系”。
与此同时,新优质学校集群项目组要注意加强对项目学校在开展“学校发展设计”过程中指导工作,要既是确立座谈会等主题,并提前与项目学校开展协商;坚持每月一次的学校巡视和指导工作,按照学校需求及时组织市、区专家入校进行有关指导。
- 上一篇:搭建立交桥传递智慧发展,宝山推进新优质学校集群项目建设 2017/9/21
- 下一篇:搭建立交桥传递智慧发展,宝山推进新优质学校集群项目建设 2017/9/21